新生儿血液系统疾病主要有贫血和出血两大类。
贫血:
原因很多,如失血性贫血、溶血性贫血等。在出血性疾病中,常见有新生儿出血症及先天性或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。
在失血性贫血中可见产前失血,如胎儿向胎盘失血;产时失血多由分娩时产科意外情况引起,如前置胎盘、胎盘早剥等;生后出血以脐带、胃肠道失血和内出血为常见等。
主要表现面色苍白,呼吸困难,有时有肝脾大或黄疸,治疗应依贫血程度及急缓,首先作病因治疗,急性失血应立即输血。
新生儿期溶血性贫血可分为三大类:
1. 同族免疫性溶血性贫血;
2. 红细胞先天性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;
3. 红细胞免疫性(获得性)溶血性贫血(感染、代谢紊乱、药物所致)。其中血型不合溶血病多见,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红细胞相对应的IgG抗体,抗体通过胎盘到胎儿体内,引起抗体抗原反应产生溶血。表现为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发生黄疸并逐渐加重。血清免疫抗体检查可证实诊断。在中国ABO系统血型不合溶血症(因孕母血中存在天然抗体,第一胎即可发病)多见,Rh系统血型不合溶血症(多发生于第二胎)少见。蓝光疗法,换血疗法,静脉点滴白蛋白等治疗有效。关键在于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,病情延误会引起核黄疸(中枢神经细胞核为未结合胆红素黄染,引起多种神经症状),病死率高,幸存者会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。
新生儿出血性疾病:
最多见的是新生儿出血症,主要因维生素K缺乏,多数生后2~3天发病,常可见脐带出血、呕血或便血,但量不太多,一般只给维生素k1静点三天即可痊愈。